当前位置:首页 >生活 >福建泉州德化縣潯中鎮地盤發現明代古墓 狀如太師椅背靠山坡

福建泉州德化縣潯中鎮地盤發現明代古墓 狀如太師椅背靠山坡

2025-11-02 19:08:44 [孫明] 来源:中國化工招聘網
被發現的明代古墓狀如“太師椅”,背靠山坡。
被發現的明代古墓狀如“太師椅”,背靠山坡。
石磚上的“梅花鹿”與“花開富貴”的牡丹等,均是明代的文化特征。
石磚上的“梅花鹿”與“花開富貴”的牡丹等,均是明代的文化特征。
兩個“瓷碗”為明代中晚期德化窯“豬油白”棺墊。
兩個“瓷碗”為明代中晚期德化窯“豬油白”棺墊。
古墓“扶手”有龍頭雕刻。
古墓“扶手”有龍頭雕刻。
(神秘的地球uux.cn報道)福建泉州德化縣潯中鎮土阪村一處地盤,今年11月施工時,意外挖出一個古墓。經專家初步鑒定,該墓疑為明代古墓,具較高的考古價值。另吉山上井賴氏宗親聞訊而至,認為該墓為賴氏古墓,目前已向縣文化保護辦提交申請保護。
該古墓外觀狀如“太師椅”,“椅背”靠山,兩側有長長的“扶手”將古墓環抱其中,“扶手”上還雕有龍頭;古墓石碑刻有“佳城深處”4個大字,而下方墓碑隱約可看到“年八月”、“賴公”、“墓”及“立”等字樣。另外,古墓有兩間墓室,用一堵牆隔開,牆上有一處鏤空,但墓內除了兩個白色“瓷碗”,已空無一物。
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與考古隊員到場進行初步調查後,指出該古墓包含了大量明代的文化特征,例如碑上的“佳城深處”中“處”字,常見於明代較有規格的“陰宅”;墓內的兩個“瓷碗”為明代中晚期德化窯“豬油白”棺墊;墓是由糖水、糯米等調製成的糖水灰三合土建成,明代的閩南一帶便盛行糖水灰墓;至於墓磚上的“回頭鹿”、“花開富貴”的牡丹等,均是明代的文化特征。
陳建中還指,以該古墓牢固的建築、“扶手”雕有龍頭,顯示古墓的主人應為有官職之人,而且更是縣內現存最完整、考古價值較高的古墓。

(责任编辑:遊戲)

推荐文章